2009年12月2日

稻米一哥泰國 明年出口將增23% (泰國世界日報, 2009/11/27)

泰國最大稻米出口商「亞洲黃金稻米公司」日前表示,由於海外市場需求增加,全世界供應量減少。明(2010)年該公司全年稻米出口,將比今年增長23%,上看160萬公噸。正當國際糧價醞釀另一波飆漲的時際,泰國稻米貿易商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召開高階層會議,協商增糧救飢荒大計前,做了這樣的宣布。充分顯示出泰方在生產和輸出稻米,維持著相當實力,適時的表達對穩定糧市也有一定的貢獻。希望居於稻米輸出首席地位的泰國,對稻米產銷的持盈保泰,要毫不鬆懈,緊緊把握雙贏的機會。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重大災變以不尋常頻率接連發生,使舉世愈來愈難不正視橫亙在前面的巨大陰影。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前,早就在經貿領域出現令人透不過氣來的壓力:油價暴漲5倍,各國被迫以各種手段節約能源;但漲勢更為兇猛的,則是包括小麥、玉米、稻米在內的主要糧食價格,短期間一漲就是數倍,導致許多國家發生動亂,若干產糧國紛紛停止輸出糧食。直到金融海嘯威勢鎮懾天地,油糧價狂飆現象暫告歇息,但稍具常識者都知道,這是一時蟄伏,伺機而動。


全球經濟復甦信息出現,油糧價格隨之蠢蠢欲動,恢復去年9月前雙飆現象呼之欲出。原因是,到處氾濫的資金炒能源外,炒糧食更穩賺不賠。投機者看清楚全球糧食供求已超越臨界點,進入供給成長遠遠落後於需求成長的危局。由於糧食乃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財,供不應求會反映在糧價急遽上漲上。因此,只有全球產糧國執政當局及時調整產業政策,將供求關係維持妥善平衡。才能夠使軍糈民食不虞匱乏,也使投機者翻雲覆雨的空間縮到最小限度。


長遠以來,泰國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稻米生產的優良傳統得以維護,以餘糧供輸出,更視為是利人利己的德行。因此,在多變的環境裡,見異思遷的打算不多。縱使其他新興產業有使人欽羡的表現,農家安土重遷的樸實精神,讓辛勤耕耘未曾間斷。豐碩收穫供應國內外,對於民心和社會安定有所助益,堪稱功德一件。尤其是缺糧信息遍傳,曾列名八大稻米生產國之一的國家,也因荒廢耕作,稻米供應不足。於是不得不奔走求告,請尚有餘糧者平價協助,和泰國相對比,相去不啻天壤,泰國農民的表現,應受禮讚。


美國負盛名的「科學」雜誌曾發表科研報告,認定未來20年期間氣候變異,將在各產糧區造成嚴重農損,導致糧荒,使赤貧失去生計。聯合國糧農組織於今年6月間,已公開正式宣告,全球吃不飽的人超過10億,數字還將繼續增加。美國官方也表示,去(2008)年每七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在飢餓線上掙扎。有憑有據的事例,在在說明了糧食匱乏已來到眼前,且未來一段長時間都難擺脫缺糧危機,非努力紓解不可。


根據權威稻米研究機構的資料,史上持續栽種最久的穀類作物、公元前4000年前就以東南亞為源頭的稻米。直到現在還是世界半數人口約30億人的主食,雖然全球約有114國在種植稻米,但產量前八位全在亞洲,其中有5國屬於東南亞地區。由於產米國人口多浩繁,平日供應已嫌不足,幾無餘糧外銷,縱仍有少許可售,糧市若有告緊信息,立刻下令封關。相信各方對去年米糧暴漲時釀成有錢買不到稻穀的情景記憶猶新,稻米增產的空間大,糧價居高的時間更長。


泰國市場提出增加糧食外銷量的決定,如果能順利實現,自是稻米產銷的模範生,隱含著「人飢己飢」的心意,讓稻農披星戴月的成果與大家分享。若難底成,相信是遭遇重大變數,則泰政府與民間更加要朝從根本改革農業著手,務必要使享有盛名的泰米,在國際糧市上永不缺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