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日

水稻為何耐淹 中研院解密 (聯合報, 2009/11/27)

水稻不怕水,原來它有個「蛋白激?」(CIPK15)的關鍵基因。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的研究團隊昨天發表的這項發現,也揭開為何穀類作物中,只有水稻種子可在水中發芽及成長的秘密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科學訊息傳遞」(Science Signaling)期刊,論文第一作者李國維是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余淑美說,大部分陸地植物不耐水淹,淹水常導致作物缺氧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因此人類利用淹水技術種水稻,避免長出雜草,節省人工和殺草劑,全球有八成稻米生產是淹水種植。


但水稻不怕水淹原因一直未被解開。研究團隊發現,水稻種子在淹水狀態下,會把缺氧訊息傳遞到CIPK15,再調控細胞內具有監測能量多寡及感應逆境的多功能蛋白激?(SnRK1A),測知外界環境已適合生長,才會發出訊息產生能量,使種子能水中發芽,小苗快速長出水面,呼吸更多空氣來生長


歷經廿年研究,余淑美說,這項發現,未來將有助進一步探索其他作物不耐水的基因為何,如東南亞一帶的水稻較不耐水淹,是否有方法幫助它們耐水,不怕天然災害如颱風的侵襲,讓人類可採收更多作物。


她也觀察到,水稻不見得水淹得愈高,長得愈好,一般泡水五到十五公分長得最好,產量最高


台中縣外埔鄉長大的余淑美,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種田,「小時候常和大人送飯到田裡給長輩吃」,自小看到長輩辛勤耕耘農作,是激發她日後研究水稻的動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