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知名的「韜光養晦」外交戰略思想,成為掌握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關鍵詞,然而其確切意涵,中外都有所爭論。在中國日益崛起之時,到底什麼是「韜光養晦」,意涵有沒有發生變化,中國會不會改變「韜光養晦」戰略,始終受到關注。
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近日在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創辦的《公共外交季刊》第二期上發表文章《中文詞彙「韜光養晦」翻譯的外交戰略意義》,批評了西方人士對「韜光養晦」一詞的錯誤翻譯與解讀,引起關注,大陸各大網站紛紛轉載,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全文發表。
常遭利用 抹黑中國
熊光楷表示,多年來西方對「韜光養晦」一詞,常有翻譯不準確、甚至曲解的現象,更「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所利用,以此來攻擊抹黑中國、鼓吹中國威脅論」。例如,美國國防部歷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就將之翻譯為用「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還有書籍文章譯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隱藏能力、假裝弱小)、「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隱藏野心、收起爪子)等,意思均指「韜光養晦」是中國在特定形勢下採取的權宜之計,是在「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
大陸翻譯 存有疏漏
熊光楷指出翻譯偏差的原因,除了一些西方人士的偏見和冷戰思維外,也與大陸的翻譯和解釋存在疏漏與偏差有關。例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漢英大辭典》中,「韜光養晦」的譯法與美國《中國軍力報告》幾乎一樣。作者認為「韜光養晦」是指行事低調、謙讓,不是「陰謀」,也不能和「臥薪嘗膽」相提並論。
「韜光養晦」是中國重要對外戰略方針,決非一時的策略和權宜之計,出發點不是「待機而動」、「東山再起」,而是在強調要「抓住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動世界和平發展」。
作者指出,去年出版的第6版《辭海》中,將「韜光養晦」解釋為「隱藏才能,不使外露」才是準確解釋,根據《辭海》的釋義,再對「韜光養晦」進行準確翻譯,才能大大減少中西方的誤解與隔閡。
熊光楷詮釋 尚待整合
其實,翻譯的問題反映的是對「韜光養晦」的不同解讀,以及對中國對外戰略的疑慮。鄧小平當年提出的「善於守拙、決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連大陸內部都有不同認識與解讀。
《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張劍荊曾說過個故事:在一次中國外交官聚會上,大家絞盡腦汁想要把「韜光養晦」翻成英文,最後較一致的看法就是「掩飾真實動機」、「計謀」。另一方面,不少大陸學者認為「韜光養晦」或是已不合時宜,應該與時俱進,或是內涵模糊,少提為妙,甚至應更積極的提出中國對新國際秩序的理想與主張。熊光楷的詮釋能夠澄清多少疑問,能否整合大陸內部認識,顯然並不樂觀。
2010年6月21日
熊光楷:西方曲解了韜光養晦 撰文指中國的外交戰略思想 遭錯誤翻譯與解讀 (旺報, 2010/06/1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