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美元興衰:1895年羅斯柴爾德家族以100噸黃金征服美國 (和訊, 2009/08/08)

編者按:最近,戰略預測專家、本報副總編輯張庭賓在長期透析國際貨幣金融秩序、深入研究人類貨幣史,特別是美元崛起的歷史後,對於貨幣的本質有了全新的認識,撰寫出版了《黃金保衛中國--共和國新60年攻略》一書。提出了「貨幣三態」和「美元四季」的理論,進一步論證了其過去幾年中堅持的觀點--美國金融危機本質是貨幣危機,信用紙幣的貨幣時代將要結束,金本位的回歸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此大背景下,中國應當順勢而為,官方、金融機構和民間大規模增加黃金儲備,以防範人民幣成為美元犧牲品的悲劇結局


其中,他對美元崛起和衰落的回顧及演繹,對於黃金與紙幣循環關係的認識,對於「貨幣三態」和「美元四季」理論的開創,都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理財週刊將其編輯為美元興衰的真相系列,從今天起進行連載。請讀者關注。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1895年,美國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大國,一如現在的中國,但是它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黃金極度匱乏。這一年,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國際銀行家勢力,就一舉擒住了美國這個世界最具潛力的新興大國的「七寸」--黃金嚴重匱乏。


1895年的美國黃金儲備最低時僅為900萬美元(相當於12.3噸),而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的黃金據當時一家美國媒體稱達到了驚人的16億美元(約2194噸)。羅斯柴爾德家族代表的歐洲銀行家以在黃金上的壓倒性優勢一舉征服了美國,並從此成為美國真正的控制者。故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在美國播種摩根洛克菲勒家族


1890年,羅斯柴爾德家族站到倫敦這個世界金融中心最巔峰的時候,它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大西洋,耐心地等待著另一場更大的豐收。在此之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已經在美國悄悄地進行了數十年的戰略佈局。在大多數歐洲人眼中,美國人不僅被世人看成是暴發戶,而且因為立國時間太短,而無法被歐洲視為可靠的金融夥伴。美國由於實施的是黃金和白銀雙本位,因此與當時歐洲和世界的主流貨幣體系--金本位的關係始終有些游離。這個時代的美國,貨幣黃金長期短缺,黃金儲備緊張、創紀錄的高失業率、政治動盪、社會騷亂和華爾街熊市氛圍瀰漫等一系列事件充斥其間。


對於金本位制,美國人所持有的比較流行的看法是:金本位制是外國人,特別是可惡的英國人,尤其是英國的猶太人謀劃的邪惡陰謀。19世紀90年代有一幅典型的漫畫,其標題是「英國章魚:只吃黃金!」在這個標題下,是一幅世界地圖。章魚的觸角從英國伸向世界各個大洲。第二個標題是「《芝加哥每日新聞》報導: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16億美元的黃金,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相當於芝加哥小麥(資訊,行情)期貨交易所中一半的交易額」。是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章魚觸角已經伸到了美國,它所物色的最重要的代理人和合作夥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傳奇金融家--J.P.摩根。摩根銀行的前身是不太為人所知的英國喬治·皮博迪公司(George Peabody Company)。喬治·皮博迪來自美國巴爾的摩,於1835年到英國倫敦闖金融世界。


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扶持下,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為倫敦著名的社交中心。他的公司也蒸蒸日上,在1870年前後,已經成為美國重量級的銀行家。皮博迪一生沒有子嗣,為找到合適的繼承人,他最終決定邀請年輕的J. P.摩根入夥。1869年,J. P.摩根在倫敦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會面,完全繼承了喬治·皮博迪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係,並將這種合作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1880年,J. P.摩根開始借用超凡的金融實力進行鐵路的重組,並成為美國鐵路業的寡頭。除了在金融業和政界的佈局外,羅斯柴爾德家族還在產業界佈局。他們選擇的是洛克菲勒家族。從產業到金融,再到政界,羅斯柴爾德家族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在這個代表世界政治經濟未來的新興大國已經基本佈局完成。後來有一段話可以說明美國的真正權力中心: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金融業, 開放),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製造業, 保守)的,而摩根和洛克菲勒都是屬於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在等待或者製造一個機遇,來降服美國的民選政府,全面控制美國。他們已經不需要等得太久了。


美國總統懇求:「你有何良策,摩根先生」


1894年秋,美國財政遭遇了黃金擠兌危機。10月,美國財政赤字飆升到1300萬美元,而黃金儲備降至5200萬美元。進入1895年1月, 情況加速惡化,2600萬美元黃金從美國流向境外;4500萬美元黃金從美國財政部被提出,用於償付法幣。財政部的黃金儲備僅剩下4000萬美元,而且每天還以200萬美元的速度外流。這場危機要從把巴林銀行打回凡間的1890年阿根廷危機說起。由於阿根廷金融危機導致倫敦發生了巴林危機。1890年的巴林危機損害了外國人對於美元證券的信心。巴林危機所產生的反衝擊,在19世紀90年代上半期形成了危機,並成為造成美國經濟和金融情勢急轉直下的重要因素。在此之前,實行黃金、白銀雙本位的美國,其白銀陣營贏得了一個重要的勝利(滑稽的是,正是這個勝利最後要了美國白銀本位的命)。1890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謝爾曼白銀收購法》(The 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該法案規定,美國財政部必須每月購入白銀,一年的購入量需達到5000萬美元。這一數字比1878年法律規定的提高了1倍。而且,財政部購入的這些白銀應當以新的紙幣,即1890年的美國中期國庫券進行支付。這種紙幣完全是法律保障償付的貨幣,根據美國財政部長的命令,可以用黃金進行償付,這就埋下了一個巨大的禍根,以白銀為標準發行的紙幣,持有者可以要求黃金償付。釀成1895年黃金兌付危機的另一個條件也很快具備了,美國國會批准了政府固定支出的巨額費用。本來美國財政部在維持收支相抵上已經力不從心,這將會導致美國財政部流失大量的金錢,使以白銀為抵押發行的紙幣持有者不安起來,他們開始向財政部要求兌現紙幣--用黃金兌現。歐洲人也開始落井下石,不僅清算了他們持有的美國證券,而且他們還將本金利潤兌換為本國貨幣,即意味著將黃金運回本國。1891年的前6個月,美國的黃金出口超過了此前25年美國的黃金輸出總量。黃金的外流使美國的黃金儲備快速下降。黃金儲備正在被擠兌!


1893年5月份,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工業股--國立繩業公司(National cordage)破產。這一事件導致證券市場雪崩。緊接著銀行的清償能力發生危機,公眾接踵到銀行提現--黃金、白銀,包括紙幣。


克利夫蘭總統抱怨說:「我們在操作中陷入了無盡的循環。不斷地消耗著財政部的黃金,永無止息。」1895年1月,2600萬美元黃金從美國流向境外;4500萬美元黃金從美國財政部被提走。財政部的黃金儲備僅剩下4000萬美元,並且以每天200萬美元的速度外流。美國財政部、美國政府和美國國會已經走投無路了。他們面前只剩下了唯一的選擇--向歐洲銀行家尋求幫助。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經濟史上首次正式露面了。卡萊爾與羅斯柴爾德家族通過磋商,初步同意在歐洲嘗試發行債券,而第一步救市與紐約摩根銀行負責歐洲業務的分支機構--J.S.摩根公司聯繫。可是J.S.摩根公司對此提出異議,聲稱只有讓J.P.摩根和羅斯柴爾德在紐約的代表小奧古斯特·貝爾蒙共同處理這項美國事務,J.S.摩根公司才會參與此事。但是,位於華盛頓的內閣成員堅決反對任何有關發行公債的建議,他們認為這將使美國政府被一群外國銀行家控制,歷史後來證明他們是對的,但他們似乎已經無路可走。摩根如願以償,不久就和克利夫蘭、財政部長和司法部長一起舉行了談判。當一名政府職員匆匆進來告訴卡萊爾政府的黃金儲備僅餘900萬美元時,總統和財政部長徹底喪失了最後的僥倖心理。摩根的話像一柄犀利的劍一樣刺過來: 「15:00之前,政府的黃金儲備就會耗盡!」克利夫蘭現在明白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他向他的老朋友問道:「你有何良策,摩根先生。」摩根隨即提出了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當然它是大膽而可行的。他建議由他和羅斯柴爾德家族牽頭組織一個歐洲銀團,承銷美國財政部發行的6500萬美元債券。美國財政部由此可以獲得350萬盎司金幣(約100噸),其中150萬盎司的金幣由歐洲提供。


驅逐銀本位


黃金成為美國崛起的脊樑


當這個內幕交易的信息曝光後,公眾一片嘩然,喧嚷著反對將國家利益出賣給外國銀行。但克利夫蘭總統不為所動。1895年的危機很快煙消雲散了。但以100噸黃金為籌碼,羅斯柴爾德和摩根家族已經實現了他們在美國的戰略目標:(1)美國從此告別黃金和白銀的雙重本位,將銀本位打入冷宮,並在 1900年出台法律廢止了銀本位,這使美國向歐洲標準的金本位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而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當時全球擁有最多黃金的家族;(2)在一個新的黃金本位的新興大國中,他們從此控制了這個國家的黃金市場,等於間接控制了貨幣發行;(3)它讓美國強大的民選政府和國會向自己低下了高貴的頭顱,有一次低下, 就會有第二次,最後就會變成順從地點頭;(4)美國財政部的權力和權威被極大地削弱了,這為它日後喪失貨幣發行權打下了基礎;(5)這讓歐洲的銀行家們與紐約的銀行家們打成了一片,國際銀行家第一次成為一個全球聯盟性的金融壟斷力量。只有極少的人心知肚明,在19世紀即將結束時,美國已經換了主人,國會、政府已經開始成為擺設,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金融寡頭們成為美國真正的主人--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就是,通過製造(或者非常巧合地發生了)一場美國黃金兌換危機,以100噸的黃金一舉征服了這個新興市場大國。此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再次潛入深海,它通過摩根財團控制華爾街,通過洛克菲勒家族控制石油、軍火業。這一基本格局在未來100多年中基本沒有改變過。直到今天,控制美國的仍然是華爾街的金融寡頭集團和石油、軍火寡頭集團,儘管它們之間難免會有矛盾,但總體而言,它們性情相投,都喜歡戰爭和危機,因為每一次戰爭和危機都是財富再分配的絕佳良機,它們會分享其中的利益。這個轉折,如果從正面看,你可以講,正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推動黃金成為美國大國崛起的脊樑,繼續推動著國際貨幣體系向其智慧前瞻到的方向發展。只不過,這種大國崛起受益最多的是國際銀行家,而美國和世界人民將開始前所未有的多災多難的20世紀。


美元崛起的時間表:


1895年,通過一場黃金嚴重匱乏的貨幣危機,羅斯柴爾德家族以100噸黃金一舉征服了美國貨幣的獨立意志。


1907年,國際金融寡頭借助危機首次成功地剝奪了美國財政部的貨幣發行權,讓美國國會、政府成為看客和橡皮圖章。


1913年,國際金融寡頭成功通過法律將美聯儲置於美國人民、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的任何監督之上,變成超級獨裁者,美國徹底蛻變為金錢帝國。


1933年,國際金融寡頭借羅斯福總統之手悍然撕毀了美國人民最核心的平等經濟契約,剝奪了美國人民持有貨幣黃金、以美元兌換黃金的自由與人權。


1945年,國際金融寡頭借佈雷頓森林體系剝奪了世界人民以美元兌換黃金的權利。


1971年,再借其崩塌而剝奪了各國中央銀行以美元兌換黃金的權利。

2010年6月21日

熊光楷:西方曲解了韜光養晦 撰文指中國的外交戰略思想 遭錯誤翻譯與解讀 (旺報, 2010/06/19)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知名的「韜光養晦」外交戰略思想,成為掌握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關鍵詞,然而其確切意涵,中外都有所爭論。在中國日益崛起之時,到底什麼是「韜光養晦」,意涵有沒有發生變化,中國會不會改變「韜光養晦」戰略,始終受到關注。


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近日在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創辦的《公共外交季刊》第二期上發表文章《中文詞彙「韜光養晦」翻譯的外交戰略意義》,批評了西方人士對「韜光養晦」一詞的錯誤翻譯與解讀,引起關注,大陸各大網站紛紛轉載,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全文發表。


常遭利用 抹黑中國


熊光楷表示,多年來西方對「韜光養晦」一詞,常有翻譯不準確、甚至曲解的現象,更「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所利用,以此來攻擊抹黑中國、鼓吹中國威脅論」。例如,美國國防部歷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就將之翻譯為用「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還有書籍文章譯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隱藏能力、假裝弱小)、「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隱藏野心、收起爪子)等,意思均指「韜光養晦」是中國在特定形勢下採取的權宜之計,是在「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


大陸翻譯 存有疏漏


熊光楷指出翻譯偏差的原因,除了一些西方人士的偏見和冷戰思維外,也與大陸的翻譯和解釋存在疏漏與偏差有關。例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漢英大辭典》中,「韜光養晦」的譯法與美國《中國軍力報告》幾乎一樣。作者認為「韜光養晦」是指行事低調、謙讓,不是「陰謀」,也不能和「臥薪嘗膽」相提並論。


「韜光養晦」是中國重要對外戰略方針,決非一時的策略和權宜之計,出發點不是「待機而動」、「東山再起」,而是在強調要「抓住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動世界和平發展」。


作者指出,去年出版的第6版《辭海》中,將「韜光養晦」解釋為「隱藏才能,不使外露」才是準確解釋,根據《辭海》的釋義,再對「韜光養晦」進行準確翻譯,才能大大減少中西方的誤解與隔閡。


熊光楷詮釋 尚待整合


其實,翻譯的問題反映的是對「韜光養晦」的不同解讀,以及對中國對外戰略的疑慮。鄧小平當年提出的「善於守拙、決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連大陸內部都有不同認識與解讀。


《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張劍荊曾說過個故事:在一次中國外交官聚會上,大家絞盡腦汁想要把「韜光養晦」翻成英文,最後較一致的看法就是「掩飾真實動機」、「計謀」。另一方面,不少大陸學者認為「韜光養晦」或是已不合時宜,應該與時俱進,或是內涵模糊,少提為妙,甚至應更積極的提出中國對新國際秩序的理想與主張。熊光楷的詮釋能夠澄清多少疑問,能否整合大陸內部認識,顯然並不樂觀。

2010年6月16日

NASA警告 強烈太陽磁暴2013來襲 (06/16, 中國時報)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任務委員會資深科學家警告,太陽將在二○一三年左右「從深層的休眠中甦醒」,屆時發生的大規模日冕噴發現象,將引發強烈的太陽磁暴,可能造成地球表面大範圍停電,通訊系統也將遭嚴重干擾而致長時間接收不到重要訊號。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NASA科學任務委員會太陽物理部門主管費雪(Richard Fisher)表示,太陽活動未來幾年達到活躍巔峰時,地球上的電力網絡可能出現過熱問題,空中交通也將因電子裝置、導航設備等無法運作而陷於停擺,通訊衛星也將暫停運作。


NASA表示,全球須對即將發生的太陽磁暴襲擊地球做好防範措施,否則屆時醫療服務、急難救助及國安體系均將承受難以設想的後果,舉凡醫院設備、銀行系統、航管與民眾個人電腦、隨身電子用品、手機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都無法倖免。


太陽磁暴是太陽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的劇烈日冕噴發現象,通常每隔十一年就會進入一個太陽磁暴的活躍期。美國科學家先前也曾警告近年將發生日冕噴發與隨之而來的太陽磁暴,但當時預測的時間點推估在二○一二年九月底。


美國「國家科學院」去年一月發布的特別報告則稱,最嚴重的情況將導致整個美東停電,國家基礎設施將變成一堆廢墟,而世界銀行必須宣布美國變成一個發展中國家。歐洲、中國及日本等也將都和美國一樣,在這次災難中苦苦掙扎。

社論-找尋和擴大ECFA讓台灣可以開發的利基 (工商時報, 2010/06/16)

備受矚目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日前在北京完成第三次正式協商後,整個輪廓可以說已告明朗化。總體以觀,在雙方業者最為關注的貨品清單部分,
台灣約有500項貨品取得免關稅或低關稅的優惠,估計金額超過百億美元;大陸則爭取到約200多項產品,金額則不超過20億美元
。而包括農業等台灣相對弱勢的產業,則在對方的理解下,均未納入第一階段的大陸貨品開放來台名單中。因此,即使最後結果未必能讓各行各業都感滿意,但持平而論,在大陸刻意「讓利」之下,台灣明顯享有較大的優勢,前方談判代表固然可以說是不辱使命,而馬政府在面對在野黨的反對與民眾的質疑下,也算是交出了一份及格的成績單來。



從ECFA完成第三次正式協商,到整個ECFA文本完全定稿簽署,再分別交由雙方的權責機關完成認可的法定程序,乃至於真正生效適用,未來每一個進程其實都極具關鍵
。而整個ECFA畢竟只是一個架構協議,往後還有更多的產業項目要陸續啟動協調談判,因而此際只把焦點集中在早收清單項目的多寡,堪稱是見樹不見林,後續的相關作為更值得主管部會與相關業者早為研議部署,才能創造台灣最大的利基。而以下幾方面,無疑更是重中之重:


其一是我方早收清單中未列入石化業的聚乙烯、聚丙烯,汽車業的整車及工具機整機等,相關業者自然是叫苦連天,行政院長吳敦義則表示雖然第一階段未能納入,但在ECFA正式簽署後,展開第二階段協商時,仍希望能夠爭取到在雙方第四次正式諮商時予以納入。吳揆的說辭,不管是安撫的話,或是我方的主觀期望,至少代表ECFA早收清單的確認並非一槌定音,永世不得翻身,在未來的後續協商談判中並不是全然沒有翻身的機會。只是大陸業者也一定希望在第二階段的談判中,爭取更多的開放清單,因此可以預見針對貨物貿易優惠開放的增減,將是未來持續要面對的課題,業者固然可以極力爭取,主管官署更要做好準備。


其二是在確定簽署ECFA之後,除了貨物貿易項目,包括服務貿易、相互投資的項目之談判協商確認,自然也會次第展開。而更關鍵的,尤在於包括知識產權保護、金融合作、貿易便利化及產業合作等領域,無可避免的也都會觸及。雖然雙方已有共識,將遵照平等互利、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考慮雙方經濟條件的情況下,逐步減少或取消彼此間的貿易投資障礙,創造公平的貿易投資環境。但進一步探討何謂取消貿易投資障礙,什麼才算創造公平貿易投資環境,是否意味著早收清單的「讓利」,將只是階段性的示惠,最終台灣還是要面對不再有障礙的雙邊貿易投資環境。如果說這是未來事勢之所必驅,我們認為主管官署與業者一定要及早做準備,致力維持強勁的競爭力,於公平的環境中方得以勝出。


其三是有關ECFA簽署後,
規劃將由兩岸成立「經濟合作委員會」,
針對ECFA協議執行產生的疑義,進行解決或處理。這樣的安排,其實毋寧是自然而必要的。但是全力反對ECFA的在野黨,則已把尚未成立的「經合會」,上綱為不但是國共權貴密室分贓的制度化,並認為將是國共暗渡陳倉的機構。對此批評,平實而論國共真要暗渡陳倉,自有其他管道,擬議中的「經合會」只是雙方具官方性質的事務性任務編組。但是為了釋疑,我們認為未來「經合會」之設,與既有的兩會談判管道之間,還是要做適當而明確的分工,避免疊床架屋,甚或出現政出多門或權責混淆的亂象。



其四是ECFA談判的突破,除了將給兩岸經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其連鎖效應與周邊影響也值得觀察。
一方面台灣極力爭取早簽ECFA,雖然是源於對東協加一啟動後對台灣可能帶來的衝擊的回應,但在台灣後來居上後,包括隔鄰的日、韓、東協各國,會有何種對應策略,主管官署自然不能掉以輕心。
二方面簽署ECFA顯然不是台灣的終極目標,能否開發出一條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新活路,無疑更受大家關注。這部分大陸官方說詞雖反對其邦交國與台灣正式簽署FTA,但台灣要爭取的應是實質的而非名目的FTA,能否達陣既考驗兩岸之間的互信,更考驗馬政府的政治智慧和談判能耐。
三方面台灣在獲至ECFA的突破後,台灣的競爭力與投資環境在國際間將有一番新的評價,譬如
福斯汽車規劃來台設廠,或可視為ECFA的紅利效應

台灣有沒有機會扮演跨國企業與大陸鏈接的樞鈕角色
,就看台灣端得出多少的牛肉了。


2010年6月4日

看牛說經濟

1. 社會主義 = 你有兩頭牛,把其中一頭送給鄰居。


2. 共產主義 = 你有兩頭牛。國家把兩頭都拿走,只給你一點牛奶。


3. 法西斯主義 = 你有兩頭牛。國家把兩頭都拿走,回頭再把牛奶賣給你。


4. 納粹主義 = 你有兩頭牛。國家把兩頭都拿走,然後射殺你。


5. 官僚主義 = 你有兩頭牛。國家把兩頭都拿走,殺死一頭,另外一隻送去擠奶,後來又把擠好的牛奶倒掉。


6. 傳統資本主義 = 你有兩頭牛。你把其中一隻賣了,加上貸款買來一隻公牛。爾後你的牛以倍數增加,經濟不斷成長從未衰退。最後你把牛都賣了,拿著那些錢還債退休。


7. 超現實主義 = 你有兩隻牛。政府規定你要上口琴課。


8. 美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把一頭賣掉,然後強迫另外一頭生產四倍的牛奶。之後,你請了顧問來分析為什麼你的牛掛點了。


9. 法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罷工、發動暴亂、阻塞道路,因為你想要三頭牛。


10.日本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改造牠們,所以牠們只有十分之一的大小,但是可以生產二十倍的牛奶。然後你設計一個乳牛造型的卡通人物叫 "Cowkimon" 並行銷全世界。


11.德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改造牠們,讓牠們可以活100年,一個月吃一次東西,還會自己擠好牛奶。


12.義大利企業 = 你有兩隻牛,但是你不知道牠們在哪裡。你決定放棄,乾脆出去吃牛肉麵。


13.俄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數了一下, 發現你有五頭牛。你再數一次,發現你有42 頭牛。你再數一次,結果變成兩頭牛。你放棄數牛了,於是又打開了另一瓶伏特加。


14.瑞士企業 = 你這邊有5000頭牛,但是沒有一頭是你的。你向牛的主人們收保管費。


15.伊拉克企業 = 大家都覺得你有很多牛。你告訴他們,你連半隻都沒有。沒人相信你,所以大家把你轟炸得屁滾尿流然後入侵你的國家。你還是沒有牛,但至少你現在是民主世界的一部分...


16.澳洲企業 = 你有兩頭牛。生意似乎很好。為了慶祝,你把店關了,去外面喝兩杯。


17.紐西蘭企業 = 你有兩頭牛。左邊的那頭看起來很迷人。(紐西蘭的牛比人多10倍)


18.英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兩頭都瘋了 (mad cow disease = 狂牛症)


19.印度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膜拜牠們。


20.中國企業 = 你有兩頭牛。你派 300個人擠牛奶,對外,你宣稱零失業率還有高產量,還有你把報導真相的記者給捉來公審後送到青海去勞改。


21.台灣企業 = 你有兩頭牛。一隻漆成藍色,一隻漆成綠色,以便藍綠通吃。

7個人,6個王八蛋

到外地出差,當地的同事熱情好客,當晚便在一特色酒店的包間設宴接風。


幾個人落座後便不停的聊天,一個人在點菜。


點好了,徵求大夥兒意見:


「菜點好了,有沒有要加的?」


這種情況,我們在北京一般是讓小姐把點過的菜名兒報一遍。


於是一位北京的哥們兒說:「小姐,報報。」


小姐看了他一眼,沒動靜。


「小姐,報一下!」哥們兒有點兒急了。


小姐臉漲得通紅,還是沒動靜。


「怎麼著?讓你報一下沒聽見?」哥們兒真急了。


一位女同事趕緊打圓場:「小姐,你就趕緊挨個兒報一下吧,啊。」


小姐囁嚅著問:「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嗎?」


「噗呲!」邊上一位女同事剛喝的一大口茶全噴前邊人身上了。


......................................................................................


(續)主菜來了,燒羊腿兒,一大盤肉骨頭,一碟子椒鹽兒。


一位北京哥們兒酷愛這口兒,毫不客氣的抓起一羊腿,哢嚓就是一口,呱唧呱唧的大吃起來。


小姐一見,說道:「先生,這個要蘸(音同站)著吃。」


哥們兒將信將疑的看了看小姐,又看了看當地的同事。


當地的同事說:「蘸著吃好吃一些。」


哥們兒於是拿著羊腿站起來,哢嚓又是一口。


小姐趕緊過來問:「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


「啊?沒有啊。」


「那請您坐下來吃。」哥們兒嘀咕著坐下來,看了看大夥兒,茫然若失。


小心翼翼的把羊腿拿到嘴邊,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小姐又說:「先生,這個要蘸著吃。」


哥們兒騰地一下站起來,揮舞著羊腿怒氣衝衝的嚷:「又要站著吃,又要坐著吃,到底怎麼吃!?」


......................................................................................


(續)酒菜滿席,領導跚跚而來。


滿座起身相迎,一片寒喧之聲。


旁邊侍宴的小姐,新來,經驗不豐,頗有些緊張。


眾人落座,有人招呼:「小姐,茶!」(音同:查)


小姐忙近前用手指點:「1、2、3、4、5、6、7,共7位!」


眾人哂笑,領導補充曰:「倒茶!」


小姐忙又「倒查」了一遍:「7、6、5、4、3、2、1,還是7位。」


有人發問:「你數什麼呢?」


小姐猶豫了一下小聲答道:「我屬(數)狗。」


眾人怒,急呼:「叫你們經理來!」。


......................................................................................


(續)酒過三旬,上來一道菜:


「清燉王八!」


眾人皆喜,然未忘規矩,有人以箸撥王八頭曰:


「領導先動動,領導先動動!」


領導看著被撥得亂顫的鱉頭,心中不悅,既不願諧了此言的尾音,又不願違了眾人美意。


於是乎持勺酌湯,曰:


「好,好!大家請隨意。」


又有人奉稱曰:


「對!王八就該先喝湯!」


領導氣得幾乎噴飯。


......................................................................................


(續)未幾,湯將盡,有圓物浮出湯面,


客問:「小姐,這是什麼?」


小姐忙答:「是王八蛋。」


眾人又驚喜:「領導先吃,領導先吃!」


這次領導沒聽到「晦氣」之言,甚悅,喚小姐:「給大家分分!」


良久,小姐不動。


領導怒問:「怎麼,這也分不清嗎?」


小姐為難的說:「7個人,6個王八蛋,您叫我怎麼分啊?」


眾人聽罷,個個伸脖瞪眼,滿口美食,難以下嚥。

職場上的不公平

你花了很長時間做一件事時,就是「動作太慢」


上司花了很長時間做一件事,就是「思考縝密」


你做事不細心,就是「粗心大意」


上司做事不細心,就是「事情太多」


你赴約遲到叫做「不守時」


上司赴約遲到就是「因為太忙」


你犯了錯,是因為「你是個白癡」


上司犯了錯,就是「因為他也是人」


你和同事打成一片,就是「搞小圈圈」


上司和同事打成一片,就是「平易近人」


你加班就顯示「效率太低」


上司加班表示他「廢寢忘食」


你在上班時間講笑話,會「影響工作」


上司在辦公時間講笑話,可以「活絡氣氛」


你做了不屬於你該做的事,就是「越權了」


上司做了不屬於他該做的事,就是「富有主動精神」


你堅持自己的立場,就是「太固執」


上司堅持自己的立場,就是「講原則」


你忽略了某項規章,就是「違反規定」


上司忽略了某項規章,就是「不拘小節」


你討好上司,就是「拍馬屁」


上司討好他的上司,就是「配合度高」


你不在辦公室時,被罵「到處閒逛」


上司不在辦公室時,一定是「忙於公事」


你在社交應酬中喝多了一點,就成了「不識大體」


上司在社交應酬中 喝多了一點就是「很豪爽,沒架子」


你因病請假一天,就被批評「怎麼老是生病」


上司因病,一天沒來,就「一定是病得不輕」


你若請假,就「一定是去做別的事情了」


上司若請假,就「一定是太勞累了」


相較之下,你會覺得很不公平吧?那當然囉!


實際上,職場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更確切地說,上司與下屬之間沒有真正的公平,這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那隻狗是園長介紹來的

動物園新來了一隻獅子。


在餵食的時候,其他的獅子都吃牛排,這隻新獅子只分配到一根香蕉,起初這隻新來的獅子以為自己資淺,不以為意。


但隔了幾天,牠實在受不了,就開口問了其中一隻獅子:「為什麼你們每天都在吃牛排,而我只能吃香蕉?」


資深的獅子回答說:「因為我們這個動物園,獅子的人事凍結,而你 ! 佔的是猴子的缺。」


..... 這是什麼狀況? > *_* <


這隻新來的獅子再問了其中一隻獅子:


「為什麼隔壁那隻土狗也在吃牛排,而我還是只能吃香蕉?不能換個缺嗎?」


「因為你佔的是猴子的缺。他佔的是老虎的缺,最重要的是----那隻狗是園長介紹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