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4日

名家觀點/不簽ECFA 外資留不住 (經濟日報, 2010/01/14)

多年來任職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經常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外賓或台北市美國商會(AmCham)及歐洲商務協會(ECCT)成員,回答有關台灣總體經濟的看法。其中,外人最常問及的即為兩岸關係。一個強烈的印象為:兩岸政經關係的穩定與否,對於兩大商會成員是否擴大在台的投資與業務,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不簽ECFA,恐將留不住外資。


理由是ECFA的簽署,會形成一個很大的框架,兩岸今後必須針對此一框架持續協商,故將成為兩岸制度化協商與對話的重要里程碑。


一旦有了經常性的對話,兩岸間即較不易產生誤解,並再發生類似1995年導彈危機的衝突;未來兩岸進一步融合,雙方利益關聯日益緊密,將使得兩方更不致翻臉,否則兩方的經濟、民生皆會大受影響。


換言之,ECFA可使得兩岸關係生變的機率大減,這也將有助流通在外的台資回流,以及外資在台灣更大膽、放心地投資。近來,回流台灣的資金大都投入股市及房地產,屬於短期可退出的證券投資;但台灣真正需要的,應是較長期且投入實質生產的直接投資。


一般民眾並不了解ECFA若是破局,將產生所謂「台灣將被邊緣化」的危機。具體而言,這些危機除了我們的商品出口將因競爭力不如人(關稅太高導致)而逐漸萎縮,也很有可能導致台商及外商大量出走,轉往東協或大陸設廠。


如此,將對台灣繼續吸引外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台灣經濟對外依存度相當高,若出口衰退、外資漸撤,台灣經濟勢將持續下滑,再加上台灣在全球的政治地位又是如此險峻,以後又能拿什麼與大陸抗衡?台灣未來的經濟大戰略又該為何?台灣的經濟實力又能否如此繼續耗損下去?


最嚴重的是,當外資對台灣興趣漸漸低落後,不僅留不住外資,比較相對的企業利益,外資企業母國勢必更不願在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現在本來就沒有, 而外資來台如果都是為了中國市場, 那更不會有人為台灣發聲, 也不會有企業傻的為了台灣向大陸嗆聲. Google也是因為大陸干預了它的經營模式而反彈, 絕不是為了大陸的海外民運人士出口氣. 這是在強鄰旁的根本問題. ECFA是為台灣企業找出路, 沒有企業, 就沒有就業, 沒有國際需求, 台灣的失業率只會更糟),為此而得罪大陸。如上所述,若ECFA若是破局,台灣在全球的政治、經濟籌碼都將變少,恐將迫使台灣更進一步向大陸傾斜,屆時更沒有跟對岸說NO的本錢。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 )

沒有留言: